13岁少年砸车取乐 一晚上敲七八十辆汽车玻璃。武进警方对未成年违法犯罪调研报告显示,不少未成年人“抓了放、放了抓”,他们给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不言而喻。因违法“代价”低,有些未成年人频频作案,从武进警方审查的未成年人犯罪就凸现出了四大特性。“这群孩子,一砸就是十几辆甚至一个停车场的车玻璃。”武进鸣凰派出所办案民警说的主角是四川少年小恩,他带着未成年同伴,频频砸汽车玻璃盗窃,几乎在常武地区所有的派出所都“报到”过。随着他16岁“保护罩”的消失,去年9月底,他再次被警方抓获。常武地区的汽车砸窗盗窃案件发案率也同期下降了50%以上。
然而,小恩并非个案。武进警方对未成年违法犯罪调研报告显示,不少未成年人“抓了放、放了抓”,他们给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不言而喻。
13岁少年砸车取乐
早在2010年,时年13岁的小恩因在钟楼区一小区砸了几十辆轿车的玻璃,而后又接连在西新桥、新北区作案。
小恩出生于1997年8月,跟随母亲来到武进,母亲重组家庭后,他便时常离家出走。小恩说,自己捡起路边的砖头,砸破第一辆汽车的车窗,从车里拿到几包中华香烟后,他就控制不住了。“一晚敲个七八十辆汽车,是经常的事”。砸了车窗,没有东西,就权当发泄、取乐。
从我市警方的统计来看,常武所有派出所都有小恩的“案底”,最近两年就被抓了31次,被其砸坏的汽车有数百辆之多。如今,他手下还带了十几个未成年的孩子,不时集体作案。
29名“老面孔”
在对去年1至7月的未成年违法犯罪调研报告中,武进警方从抓获的287名未成年人中找到29名“老面孔”。1月15日,在鸣凰派出所,4个砸车的孩子坐在办案区的椅子上低头掩面,但被问及怎么想到去砸汽车玻璃时,一脸稚气的邱姓孩子满不在乎:“我砸到16岁就不砸了!”让人大跌眼镜。
因违法“代价”低,有些未成年人频频作案,从武进警方审查的未成年人犯罪就凸现出了四大特性。第一,低龄化特征明显,15-16周岁的人员占25%,17-18周岁的占到72%以上。例如金坛籍的未成年人小明,他的首次作案年龄仅9岁,现在13岁,但已盗窃作案百余起。第二是地缘性特征明显,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居多。第三是团伙化特征明确、反复作案。第四是未成年涉“黄、赌、毒”现状不容乐观。例如,武进去年1至7月被抓获的364人次未成年违法犯罪中,涉娼案件14人次、涉赌案件31人次,涉毒案件8人次。
八成以上家庭教育缺失
根据武进警方的调研材料显示,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,与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场所管理失控,不良文化熏染等因素有关。“统计发现,违法犯罪的287名未成年人中80%以上,生活在家庭教育缺失或者缺乏家庭温暖的‘问题家庭’。”警方介绍。
以小恩为例,每次小恩“犯错”被抓,被警方送回暂住地后,均会挨顿揍,而后小恩再出走。
“加上这些未成年人身心还不成熟,往往会为满足对物质、好奇心的需求,最终走上犯罪道路”,市法院少年庭心理辅导中心执行主任朱坚介绍说。
对此,武进警方也开展了帮扶措施,开展“一对一”帮扶。同时,对一些犯罪后果严重、手段恶劣、主观恶性较深的未成年犯罪分子严厉打击,对惯犯、累犯和团伙犯罪的组织者、骨干人员依法从重打击。通过抓行业场所整治,铲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滋生土壤。 |